廣東“促進就業九條”落實出實效媒體采風行9月10日—11日走進佛山、珠海、深圳等市,調研政策效果。省人社廳在啟動儀式透露,廣東在全國率先出臺“受影響企業和職工認定”辦法,今年前8月向60家企業返還2.34億元失業保險費,每家企業平均獲約400萬元返還款。去年11月至今,廣東系列降社保成本舉措已為企業減負237.4億元。
“沒有后顧之憂,六成返還款投入技術培訓。”中京國際建筑設計研究院公司總經理助理陳代威振奮地說。該公司是一家擁有170多名員工的中小企業,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,一個原來“板上釘釘”的10萬平方米外資物流園設計項目“黃了”,企業經營壓力陡增。2019年7月4日,公司向珠海市人社局申請認定“受影響企業”。“7月底就獲批了,返還163萬元。”陳代威說,建筑設計從業者多為工程師,考證和培訓成本高企,公司決定用四成返還款繳納社保,六成投入技術培訓“練內功”,輕裝上陣,轉型升級。
何謂“受影響企業和職工”?指的是進出口額、納稅額等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而降低的企業及其職工經認定后,可享受政策支持和專項服務。這是我省促進就業“組合拳”的一大亮點。
2018年11月,我省全國率先出臺“促進就業九條”,為國務院重要就業政策提供實操配套,實施至今成效顯著。省人社廳副廳長周成表示,“組合拳”至今不僅降低了社保,還發放了14.11億元穩崗補貼,惠及31.68萬家企業。此外,截至2019年7月底,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超過80%,重點群體就業穩定。2019年上半年我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.51億元,同比大漲28.8%,廣東創業熱情不減反增。今年相關工作還在繼續深入推進之中。
版權所有: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
粵公網安備 44010402001160號
粵ICP備05070829 網站標識碼4400000131